連續三個月破萬之后,華為的AITO問界在11月的單月交付跌至8千余輛,要問其中緣由,中保研C-IASI碰撞測試的視頻顯然要為之“負責”。在此前的C-IASI碰撞測試中,問界M7交出了“3G+1M”的成績單,除了耐撞性與維修經濟性指數外,三項安全評級均為G級,按理說這是拿得出手的。
可偏偏,在其取得G級的正面25%偏置碰撞中,乘員艙上部侵入量細項評分為A級,而視頻實驗細節顯示,車輛在該測試后,其A柱發生了肉眼可見的彎曲變形……一石激起千層浪,新勢力、新能源車的安全問題再度受到廣泛關注,而就是這一“彎”,無論余承東與華為工程師如何解釋,這安全性問題都已挑動了消費者們不安的神經。
毫無疑問,對于新能源車與造車新勢力的質疑,即便是如今有了高達33%的滲透率,仍舊未曾停歇過。而每每像問界M7這樣的產品在安全上出現任何紕漏,都會被消費者用放大鏡來看,更何況這A柱彎曲是每個人都能看見的。那么,這發展歷史比燃油車要短得多的新能源車,是否在安全環節上就是難與燃油車抗衡呢?實際上,這優等生早已在陣中。
比起造車新勢力,我們在新能源市場中還見到了一批依靠央企、國企建立起來的高端智能電動品牌,比如有東風坐鎮的嵐圖汽車。在造車新勢力還在嘗試到處拿廠、拿資質的時候,憑借東風在過去幾十年所積攢的工業生產與汽車研發經驗,嵐圖快速憑借一套ESSA原生智能電動架構交出了品牌首車嵐圖FREE。
其實在生產標準中,嵐圖FREE就已經就安全進行了一次又一次強化,占比高達75%的高強度鋼材、籠式車身安全結構,還有在A柱與車門防撞梁兩處分別應用了全球首創的TRB+Patch復合結構熱成型與2000MPa鋁硅涂層兩大技術,剛性、抗扭、抗變形能力都將實現晉升,而這兩處也被視為是交通意外碰撞事故中的“生命安全區”。
正是有了這樣的安全基礎作保,嵐圖FREE在C-NCAP碰撞測試中交出了一份幾乎找不到瑕疵的成績單,在滿分60分的碰撞測試中,其拿到了56.529分,高達92.3%的綜合得分率讓其成為了C-NCAP碰撞測試中綜合得分靠前的中國新能源車。更重要的是,在至關重要的乘員保護一項中,包括100%正面碰撞、40%重疊偏置碰撞、側面碰撞以及低速后碰撞等綜合測試下,其得分率達到了94.39%,前部沒有嚴重潰縮、A柱也保持了較高的完整性。
很明顯,在安全這件事上,并不是所有新勢力與新能源都會栽跟頭,嵐圖FREE斬獲這樣的成績與其背后的強大背景支持不無關系。回過頭來我們再來看問界M7,從重慶小康工業到金康賽力斯,再到華為智選賽力斯,AITO問界M7看似是實現三級跳。但一來,這重慶小康過去在乘用車市場本就以低端產品為主,高端產品開發與生產經驗不足;二來,AITO問界M7作為品牌重要戰略車型,智能平臺的偏向,讓其在安全開發上似乎少了一份精益求精的精神,至少從中保研C-IASI的測試結果來看,我們是可以這么說的。
通過今天這兩臺車的對比我們其實不難發現,所謂大廠并非只是一個噱頭,傳統汽車制造商對于產品核心素質要求確實更高,即便是在闖入新能源市場之后,東風背書的嵐圖FREE既強調了身為新勢力的智能,也將核心安全作為造車的基礎,真正為用車者提供安心、省心的用車方式,就這樣的造車理念,AITO這些新勢力們或許還真得好好學上一學。
聲明:本文內容及版權均屬事故車批發網(shiguchepifa.com)所有,禁止轉載,違法必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