顯然,功率越大越快,因為功率代表做功的速度,而爬坡是汽車在路上做功的過程,所以功率大的車做功越快,爬坡也越快。
但是這個解釋太書面化了,我們無法從本質上理解問題所在。 特別是,我們印象中扭矩就是車輪轉動的動力,而爬坡的時候,不就是車輪轉動得越猛,爬得越快嗎? 那么今天我們就從本質上分析一下這個問題。
其實決定爬坡速度的因素有兩個:驅動輪的扭矩和驅動輪的轉速,兩者缺一不可。
假設現在有一個坡道,有兩輛車A和B在爬坡道,驅動輪都輸出300Nm的扭矩。 但是A車驅動輪的轉速是100rpm,B車驅動輪的轉速是150rpm,顯然B車的速度會更快。
變速箱在這里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。 變速箱可以放大扭矩,但不能放大功率。 而功率大的車,其實可以利用低擋來獲得更強的爬坡速度。
因為同排量發動機的功率參數在現實中相差不大,主要區別在于扭矩大的一般更注重低速性能。 這種車最大扭力低,低扭力強。 稍微加速會更得心應手。 但隨著轉速的增加,扭矩衰減會很厲害,導致高速時扭矩輸出不足,因此最大功率偏低。
大功率車的高速性能會更強,這臺車的最大扭矩轉速也會更高。 最大扭矩參數雖然不高,但隨著轉速的增加,扭矩下降得更慢。 這導致輸出扭矩在高速時下降得更慢,但在一定速度后會高于扭矩大的車。
發動機功率與扭矩和轉速成正比,用公式表示為功率=轉速×扭矩÷9550。可見功率大的車輸出扭矩要高于大排量的車。 當速度達到一定水平時的最大扭矩。 簡單來說,在3000轉時,A車的輸出扭矩可能更大,高達250Nm,而B車只有220Nm。 但在5000轉時,A車的輸出扭矩可能只有100Nm,而B車可能有120Nm。
而扭矩大的車由于高轉速下扭矩衰退嚴重,所以即便使用低擋位其扭矩和轉速依然比不過高功率的車。而且就算它使用最大扭矩去爬坡,由于最大扭矩轉速偏低,所以驅動輪轉速不夠高,速度仍然更慢。想要提升驅動輪轉速的話就只能使用更高的擋位,但高檔位對扭矩的放大倍數更低,所以此時驅動輪上的扭矩又不夠了。
因此不管怎么比,功率大的車最終還是更有優勢。所以說決定汽車動力的最終還是功率,這也是汽車銘牌上都標注發動機最大功率而不是最大扭矩的原因
聲明:本文內容及版權均屬事故車批發網(shiguchepifa.com)所有,禁止轉載,違法必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