買事故車之前,這些常見術語你必須搞懂!
發布日期:
2025-05-04 20:11
瀏覽量:
66
在瀏覽事故車交易平臺或與車商溝通時,你是否經常聽到一些術語卻搞不太清楚,比如“結構件損”“大切”“三件套”“AB柱”?對于不了解車輛維修背景的人來說,這些術語可能會直接影響購車判斷。本文就為大家簡單科普事故車常見的汽車術語,幫助你更有信心識別車況、判斷車值。
1. 三大結構件:車架、縱梁、ABC柱
事故車中最核心的術語就是“結構件”,包括車架(底盤骨架)、縱梁(承重支撐)和ABC柱(連接車頂與車身的柱體)。一旦這些結構件變形或切割維修,車輛的抗撞能力將嚴重下降,哪怕外觀看起來很新,也屬于“重大事故車”。
2. 三件套:引擎蓋、翼子板、保險杠
這是車商常提到的輕度碰撞部件,通常更換這三件不影響結構安全,但仍會被記錄為事故車。一些車輛只換三件套,但無結構損傷,性價比較高,適合預算有限的買家。
3. 大切 / 小切
“大切”是指結構件被切割焊接,屬于嚴重維修痕跡,車輛強度下降;“小切”多用于非結構部件如葉子板、門框,影響相對較小,但依然要警惕切割工藝是否規范。
4. 水泡 / 火燒痕跡
在事故車術語中,“泡水車”是指車輛進水較深甚至超過座椅底部,可能損壞線路與內飾;“火燒車”則涉及高溫損傷,若波及發動機艙、駕駛室等,維修成本高、后期隱患大。
5. 安全氣囊是否彈出
事故車中如果“氣囊彈出”,說明撞擊強度較高,維修費用大大增加。同時,如果車輛后期未重新安裝氣囊或系統未恢復,存在嚴重安全隱患。
掌握這些術語,不僅能幫你在看車時聽懂“行話”,更能有效規避車商的模糊描述,提升購車安全感。記住,事故車不是不能買,但一定要買得清楚、看得明白!
聲明:本文內容及版權均屬事故車批發網(shiguchepifa.com)所有,禁止轉載,違法必究。